静以修身中修的意思
静以修身的修是修养的意思。
出处: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修行到底苦不苦
真正的修行不苦,因为修行修的是心,心无杂念自无苦感,以克己欲为乐,以自身清静为喜,除七欲,戒狂颠,自在逍遥处何苦之有。修身炼性以常苦为乐,闹市朝堂磨心之处。现在有些躲进深山老林,自以为修炼,实则躲难,无难不修,无灾不炼。不解中个,永无得道。
谢邀。所谓言“修行",明白无须问。“修行"略二种,即如法与不如法,修行只是行持之过程,过程中必定有分段的苦和乐,又所谓:“苦者名为苦,乐者名为乐,无明皆名苦,苦乐皆自造”,如理如法者苦也乐,非如理如法,盲修瞎练苦中苦,未入门修者苦,入门修者乐,不明贪嗔痴苦,放下贪嗔痴乐,修次第恒修时苦,修到终点明者乐,对境过关时苦,闯过了关乐,磨习气时苦,改了习气时乐,被烦恼转时苦,能转化烦恼时乐,不明心性者苦,明心性者乐,迷时愚痴苦,觉了自在乐。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感悟无常苦,在苦中修乐,在乐中悟苦,在不苦不乐中修,在是非真假中修,在非真非假中悟,在借假修真中修,在修行中觉悟,觉悟中修行,所谓:“大悟十八九,小悟无量数;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修行苦非苦,各自在了悟,悟透了本来面貌,终能解脱生死苦。
以上供考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