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俭是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里的俭之一字的意思是,勤俭,节约,不可以浪费。
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而不是奢靡无度,浪费金钱,虚度时光。
只有清心寡欲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诫子书》中从反面论证如何修身性质的句子是什么
《诫子书》中从反面论述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以此警示劝诫后人。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中从反面论述如何修身性质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中从正面论述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诫子书》中从反面论证如何修身性质的句子是.表现躁的危害 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诫子书》中从正面论述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从反面论述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
三国 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以修身以字的用法和意义
1、静以修身,这里的“以”字作动词,是依靠、凭借的意思。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八个字出自诸葛亮,诸葛亮是古代著名的智者,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儿子求学做人的告诫,更是对后人的忠告。
3、“静以修身”指的是宁静的力量,“静”不是意味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静”意味着一种孤独,对于孤独的承受是一个人的精神的考验,一个人如果不能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就不能达到修身深远的境界,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是在这时上了一个新台阶,而现代人欲望多、压力大,终日忙忙碌碌,很少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