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是啥意思,里面有啥>原理/h2>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道"时穷节乃见"。气节就是骨气。人处在穷困潦倒时应该富贵不能淫,即使人位卑微其志不改。贫者未必贱,富者未必贵。这就是一个人的气节操守的精神体现。反之穷困之时屈膝变节,位卑人微之际趋炎附势岂不负天地,有何颜面立足人世?!
人生在世,缘数使然,各自命运不同,有享荣华富贵者,也有受贫贱穷苦者,而这二者,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富贵者,容易养成飞扬跋扈,奢侈浪费的性格和习惯,而失之于“俭养德”的古训,难逃“富不过三代”谶语。而贫贱者,则容易导致“小人穷则肆滥”,穷困潦倒,胡作非为;或卑贱不知道自重,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所以,《盐铁论.地广》告诫云:“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惟仁之处,惟义之行,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
从上述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人穷志不短,人穷心不变;命贱品质高,命贱不自卑。孔子的学生颜回安贫乐道,困而好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充分显示出古代君子的气节和操守,被孔子称其为贤,被后世尊为复圣,这是穷不变节的典范。近代的“千古奇丐”武训,一生卑贱,靠要饭生活,但他靠乞讨积蓄,志在兴办“义学”,无私创建义塾多处,深受民众尊敬,垂训于世,这是卑贱而志坚的楷模。

人生之途,或一帆风顺,或崎岖坎坷,所遭所遇,皆是缘数,也是一种考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做人的本分,坚守做人的节操。无论贫穷富贵,皆不可见利忘义,走歪门邪道,当有“不义而富贵者,于我如浮云”之操守。若是命运不济,切莫怨天尤人,更当志存高远,且矢志不渝。人之一生,是命运,也是时运,修身以俟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来运转,前途无限光明。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就是不因为穷困、贫贱就改变气节和志向。说到底的道理就是别因为贫贱就失去了尊严。
原句出处:
01:西汉.桓贵《盐铁论.地广》
“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惟仁之处,惟义之行。”
02:李豫享《三事溯真.标贤集》
“君子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03:释义与互义
一个人,不要因为生活贫穷而改变了自己的节操,不要因为身份地位的低下而变更了自己的志向。
简单点说,一个人,不因为贫贱就改变了自己的气节和志向,
所含>原理/strong>
据《晋书.陶潜传》中记载:“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这里面就包含了“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道理。
陶渊明在四十一岁的那一年(公元405年)。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早知此人贪腐,便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的小人低三下四!”于是,他即日解绶去职,为官最后一次任上八十一天的彭泽令到此为止。并作赋《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一生善恶分明,不同流合污,妻子翟氏与他志同道合,过着“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田园生活。
本来他完全可以过上生活富有、衣食无忧的快活日子,但他却选择了心灵白由,生活困苦的日子。图的是什么?就是“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也可认为是有失有得。他不以付出人格气节为代价,写出了风格独特的诗文,为后世人们留下了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
还记得诗人李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话么?他的这种思想和陶渊明的精神气节和志向是一脉相承的。“不折腰”的刚性,勉励后人要做到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气志向为重,不趋炎附势,不低头讨小人。保持善良纯真,出污泥而不染,要立如钟,站如松,不失尊严,坚忍不拔地接受各种挑战,在艰难困苦中成长。
延伸>原理/strong>
相对于一个人,不要因为现在的生活不如意,就退缩或是背叛了自己当初的理念和方向;不要因为现在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低贱的行业,就迷茫而改变自己的执着与追求。常言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靠自己,别人是阻止不了你的,也就是说,要有自我主见,不受境况和地位而左右。
相对于一个人,人生大富大贵的获得也是从一穷二白时开始的。天下之人,多数都是穷过来的,穷并不可怕,怕就失去了斗志。只要再爬起,总有出头天,但在其奋斗的过程中无不贯穿了“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好并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总之,穷则思变不失节,贱时奋进有志向。
性格决定命运。
你是随意之人,你的言行就容易被别人改变。
凡是有理想者,心志坚韧,憾山易,撼岳家军难。
军心如人心。坚不可摧,则大事可成。
穷的时候,有梦想在,就越发坚强。不为金钱压力所屈服。心中有一杆秤,那就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当自己一事无成时,并不代表终身困顿,有梦想终会出头。
不要因为家里穷困而改变气节,也不要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说明了人的品德的道理。在身处贫穷之时要要有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努力上进,走上致富之路,不干违法乱纪之事;在身处卑位之时,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为家国兴旺、为中华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