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已有多名学生跳楼,怎么看待家庭教育与传统家训的缺失呢
我觉得出现问题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三十年前的家长也没有文化和时间教育孩子,为什么没有问题,现在的家长文化程度高了,也有时间陪孩子了,出现了问题不应该反思是社会的价值观与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吗?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不睡觉的时间段大多数在学校,与教师学生在一起,接受着各种唯成绩为上的教育,但唯独缺少爱的教育:怎样爱自己,爱他人,怎样有爱心,建立强大的内心。有的学校没有班会,有的流于形式走不进孩子的内心,有的只有记录,太可怕了。以人为本流于形式,孩子们成了学习的工具,没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学生小小年纪成人化,市俗化,社会化,功利化,欺软怕硬,唯利是图,弄虚作假,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太可怕了[祈祷][祈祷][祈祷]
現代的学生,绝大多数心身脆弱,经受不起点点的批評和锉折。不要说“天降大任”的吃苦和耐劳,就连最基勇敢面对和坚定信仰一丁点都没有。产生如此不堪应归罪于学校教育的不切实际!社会意识败坏的影响,家庭引渡迷糊不清,等多种因素。特别当学生接受教育的時期,我们的学校,老师所灌输的都是些亳不实际的什么思想,什么主义。这对于学生的心身,心志,错誤地认为只要有了那些思想,那些主义一切就会順理成章地好,一切就会沿着自已的理想順利发展!谁一碰到現实,一碰到违心,一碰锉折,这些思想,这些主义,一丁点抵挡力,一丁点作用也沒有!我们的教育除了教授科学知识,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外,还要着重地提醒学生:人生充满险恶,社会充满险恶,理想也充满险恶。要努力提髙学生面对困难,克服困难,頑强的内在意志。更要使学生清楚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一桩桩悲剧令人惋惜,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隐藏的焦虑
漫长的假期,居家学习,表面上看,孩子处于一个被包围和保护的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刺激和变化。但正是这种包围和保护,不仅隔离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内心也很容易被隔离起来,表面青春活泼,其实内心孤独,他们渴望和同龄人交流,互相发泄。尤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没有丝毫的准备,就进入到一种相互隔离的状态,和之前的集体学习生活形成很大的落差。应该说,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隐形的焦虑,然而又不知道该如何调节。几位男生为了短暂的聚会,不惜往返十公里的路程挥洒汗水,不惜上课迟到挨老师批评,这恰恰是他们内心排遣焦虑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反思。
开学前的“黑暗”
很多人认为,开学的时间已经公布,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应该是到了心里轻松的时刻。事实上恰恰相反,经历了漫长的假期和网课的学习,表面上平平稳稳,但积攒的问题却不少,尤其是网课学习挖下的坑,学生自己心里很清楚——“欠”下账的早晚都要“还”的。初高三考试时间和开学时间的确定,实际上对这些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摊牌”,原来是未知的茫然,还可以存在一些侥幸的心理,但现在有了明确时间和界限,自己的命运屈指可算,那么压力会突然的加大,开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得需要按时解决,原来攒下的问题越多,现在完成的也就越多,甚至,有些学生在压力面前无所适从,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反而成了难熬的时间段,如果说是开学前的黑暗,也恰当不过。
算不清的“账”
居家隔离是整个社会对疫情做出的有效防护手段,居家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在。陪同孩子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是我们听到家长叫苦最多的时间。习惯于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却不懂学习管理是很多家长通病,甚至学习上越管越乱。过去对家庭教育没有认知的家长,这次也是饱受折磨。上学时,可以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但居家学习这段时间则是家长无法推卸的。居家的学习效果和家庭教育管理成正比,家庭问题越多,孩子的学习效果越差。开学在即,有些家长忙于和孩子“算账”,结果越算越糊涂,矛盾却不断的激化。
结束语:
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和方式,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状况,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都是摆在面前一份新的课题,在未知的困难面前我们都是学生,问题和矛盾教会我们成长。写下这篇文字,就是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学前是一段敏感的时间,不要忽视孩子心理状况,在问题和矛盾面前请多一分谅解和耐心。
我是@我心向月 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最新教育资讯,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