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姻情感 »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访客 2024-10-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

感谢>约请/p>

“中和”一词,出自《中庸》一书,属儒学的重要范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迏道也。致中和,乃天地安位,万物成长。这里的中和,务本、乐本、固本,即谓中庸。社会中和,天下太平。”

中国文人两千多年来,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在做官行事,言谈举止,都深深的打上了儒家学说的烙印。他们讲究做人要坚守自己信念,保持中正、平和是理念,为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在喜、怒、哀、乐的情绪上不能做的过分。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婚姻情感

作为一门表达情绪和志趣的书法艺术,它的审美理念也是与我们的传统思想所倡导的主张也是相同的。中国书法所讲究笔画偏旁的对称、均衡,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秩序感相合;中国人寻求笔画的沉凝也是其生命活力孕育到书法中的表现。中国文化孕育出了中国书法,中国文化的审美理念衍生出中国书法的审美理念。“中和”是中国书法以及中国哲学的最高理念,这并非是磨灭个性,而是强调“度”,中和之美是中国书法永恒追求的主流审美特质。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静以修身楷体字怎么写」 婚姻情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由中致和”的书法道路,求“和”也即求“无所乖戾”;求“中”也即求“得所宜”。由此,中国书法以“中和”为自己的理论指导,在书法的各要素上都体现了“尚中贵和”的思想。

中和,是中国人的修身处世的规则和追求,是“中正平和”之意,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强调事物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避免过与不及,追求和谐,追求对立中的统一。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古之君子,以“中庸”为准则修身处世,而“中和”更具体一些。

书法的“中和”之美,事实上是借用了传统哲学的这一概念,来表达书法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表达。一方面,书写者应该是具有“中和”之品格的君子;一方面,书法作品本身能够给欣赏者传达“中和”之审美感受。“中和”的思想,渗透在书法的方方面面:

在精神气质上,强调“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和之谓也。”

在执笔方面,“故习书者,执使有法,运用有情,偏正不违,浓迁各具,不宽不猛,有中和之道焉。”

在用笔方面,“笔正则锋正,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用笔追求中侧并用,刚柔互济。

在结体方面,“一字之间,长短互补,斜正相生,匪首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

至于章法,明代解缙说:一篇之中“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盼,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破。”

书法的“中和”之美,是书法艺术的最高标准和最基本的规则,也是书法艺术的终极审美表达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适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

书法作品不夸张、不浮躁、无怪诞,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疾涩、奇正、疏密等对立统一于一篇,则可“致中和”,“得中和”。

本文由昭明书馆原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获知更多内容,请关注昭明书馆。

谢谢好友邀请!也谢谢提问。这个问题问得好。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这是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而言,具有标准美的赞誉之词。


中国的书法,发展到唐代已经趋于完成隶书演变为楷书了,所以,唐太宗顺应历史潮流,就选择了王羲之的书法,作为全国推广的书法书写方法。


王羲之,继承了汉末以来书法改革的传统,创造性地把汉字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改造了书法过于矮小,或者过于宽博的种种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新的书法风格。他的主要的功绩是:


第一,对楷书的字体做到了既不太肥,也不太瘦,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既不拥挤也不松散。比如钟繇的书法。


第二,点画方面既不张扬,也不柔弱,既不忽粗,也不忽细。而是匀亭而有变化,矫健而能温婉。所以,后世的人们,把王羲之的书法之美,概括为“中和”之美。

王羲之的行书也体现了他在楷书中的书法美学。


他的行书除了具有楷书的全部书法之美,在笔墨之间,也更加能够体现出“中和”之美的精神气度来。

例如,没有太浓的墨,也没有太淡的墨。

笔法上,没有太枯,也没有太野的笔法。

他的草书也是至于可至,行于可行,坦坦荡荡,风流潇洒,给人一个谦谦高士的鸿儒之感。


王羲之书法的中和之美,也是书法的一种“标准”之美,加强了这种美,就会有粗放之美。例如怀素、黄庭坚、徐渭,削弱了这种美,就会更加柔媚,例如赵孟頫、董其昌、林散之等等。

所以,学习书法,首先要具备一种“标准之美”,这就是所谓的“中和之美”。

王羲之的中和之美,是书法很高的美学境界,但是,艺术是丰富多彩,美学也是多层次的。


所以,尽管中和之美非常完美,毕竟在书法美学的海洋之中,只是一种美的风格。我们学习书法,几不要偏离中和之美,也不要把中和之美绝对化。

如果大家都写成“标准”的书法风格,我们可想而知,书法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书法“中和"之美,温含着阴阳之变化之美,其变化之中,隐藏“黄金分割点"或道家“9阳6阴"之美。其美,阳不过三,阴变也不过三,一二三,三二一,二三一,三一二,等变数中求变,最佳分割点是:0.618和0.382。是中国书法的“中和”之道理。其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九成宫》、《寒食帖》等等,都有书法“中和"之意,之道,之理,现代人应当把,其道,其理,作为书法的法,书法所遵循的规律,来指导人们学习书法,认识书法,写好中国汉字,写好中国书法。

谢邀。友问:什么是书法的"中和"之美?个人认为,书法的中和之美,指的是通篇书法的形制及风格,一定要一致性,合乎通篇书法作品的笔画与墨法。比如,在一篇楷书法的作品中,提拔出处款式中的落款形制,字的笔法与风格必须与正文书体保持一致性。又如,狂草书法只能狂草笔法落款,行草书法以及五体书法中的落款,与书法正文不能相隔甚远,要基本一致。书法闲章在书法作品中的运用,也要做到基本一致。不能没有规范性,随心所欲,甚至五花八门。导致作品不整洁,不美观,不中和谐调等等。

下面这幅硬笔行草书>怎样/h2>

从这张字来看,作者是练过字的,手上感觉不错,运笔较流畅,但缺点也很明显。

1、最大的问题是,字与字之间缺乏呼应,各自为战,作者还不明白章法的基本原理。

举个例子,最后一行“在”“灯”,两字的收笔都是向右上,与下一字的第一笔完全缺乏联系。

从上面这张作品可以看出,字与字之间可以明连,如第六行“公子”二字,或暗连,以笔画呼应,如第一行“不见”二字,或字形呼应,如第二行“重”字左倾,“貌”字右侧。

总之,章法首要要求是行气连贯,要能看到作者书写时的节奏。




2、基本功不扎实。作者取法不明,基本上是信笔而书,很多字只知基本字形,但结体没有美感。如第一行最后“落”字,似是而非。

这张字中夹杂很多草书写法,但我们一定要明白,草法是有严格规定的,虽然说一个字,每个人的提按不同,形状可以有所不同,但每一个动作必须到位,少一个就不对。
还以“落”为例,上面是清代傅山的,下面是明代祝允明的。

两个字看起来似乎不同,但动作是一样的。

建议作者选定一位古代名家,认真临习其法帖。作者手感不错,可惜走了野路子,一旦从古帖入手,抛弃错误习气,相信进步会非常快。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标签:

相关文章

俄罗斯美容仪器产业,崛起中的美丽力量

美容仪器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美容仪器市场之一,其产业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俄罗斯美容仪器产业的发展现状...

婚姻情感 2025-01-30 阅读0 评论0

儿童美容仪器,时尚诱惑下的安全隐患

各种美容仪器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将美容仪器推向儿童市场,声称可以让孩子变得更美丽。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儿童使用美容仪器是...

婚姻情感 2025-01-30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