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
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诸葛亮因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传至今,对年轻人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正人先正己律人必先律己出处
1.律人先律己:出自《省心录》中“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2.正身先正心:出自《大学》中“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出自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是中性成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俭以养德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俭以养德(jiǎn yǐ yǎng dé)
成语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成语用法:可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俭以养德的例句:
1、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本来是活泼泼一颗心,就是外欲太多,将此心遮了,就不行了。
5、学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谨守恭俭谨致诚信七个字,做事情要精益求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8、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作为一个君子,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用节俭来涵养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宁静谦虚,就不能够穷极远大。
俗话说:修身养性,是指人的修为和素养,勤以致信,经常的反思自己、磨练心性,才能让自己做到尽量的完美、减少误缺。而养德,其实是与修身相辅相成的呼应:俭,指的是勤俭节约。无论是财务、劳力、对待事物的态度,都要精简节约,这样才会培养自己的道德能够正确的体现。
中华民族一向提倡精简节约、勤劳为本,实际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让我们把修身养性、无私养德为己任,做好自己、造福大家。